2005/06/13 | 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
类别(经史合流下的教育技术ET) | 评论(0) | 阅读(555) | 发表于 17:17
我有两本书:《续资治通鉴》,(清)毕沅,岳麓书社版4册;《二十五史》之《元史》210卷,(明)宋濂。我想经史合流下的教育技术需要考查中国的各个朝代的经学与学习的状况,所以今天网上搜寻了一下,看到了萧功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的目录。认为以下的线索很明朗,恰好这两个月可以按照这条线索学一下。
萧功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程教学目的及断代史学习的意义
第二节    元史研究的范围、时限及内部分期
第三节    元史研究相对薄弱的若干原因
第四节    元史研究有些什么意义
第五节    对现行各种中国通史的元代部分的几点看法
第六节    本课程的讲授计划、方法及内容说明
第七节    学习本课的若干建议
第二章    元史史料学简介
第一节    目录学知识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元史史料学的若干特点
第二节    《元史》的史料学分析
第三节    从《元史》到《新元史》的发展,兼叙近代以前的元史研究史与时代的关系
第四节    几种重要元代史籍简述:《蒙古秘史》、《元典章》、《元文类》、元人文集、《世界征服者传》、《史集》等等。
第五节    若干工具书用法介绍
第三章    成吉思汗的兴起与大蒙古国
第一节 中原与北方民族历史交往方式的地理背景
1、    东亚地理相对封闭性与南北两个三角形
2、    草原与中原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的游牧民族南下倾向
3、    民族融合过程的多方面性
第二节    古代蒙古族概况
人种、气质、武术、文学、酒、风俗
从蒙兀室韦到室韦西迁
第三节    游牧社会的结构分析
1、    聚合与分散经营的两重性
2、    聚合体的递阶性结构
3、    草原贵族的产生、矛盾激化、社会动荡局面的形成
4、    游牧社会动荡时代的若干制度
(1)    草原聚合体及忽里勒台选汗制
(2)    那可儿制度
(3)    安答制度
(4)    其他
第四节    成吉思汗兴起及大蒙古国的建立
1、    铁木真兴起的经过及有关史料
2、    蒙古草原国家的政治制度:千户制、宿卫制、扎撒制、忽里勒台制、札鲁花赤、文字的创建等等。
3、    大蒙古国统一的成功原因
第五节    大蒙古国建立以后的对外战争
第六节    对成吉思汗的历史评价问题的几点看法
1、    成吉思汗之死
2、    对成吉思汗的历史评价的回顾
3、    全盘肯定论
4、    两阶段论及对这一评价的诘难
5、    一点看法
第四章    窝阔台时期:大蒙古国的鼎盛时代
引言
第一节    窝阔台的即位
1、    成吉思汗选择继承人的困难及其最后决定
2、    1229年忽里勒台选汗大会
第二节    蒙古灭金战争
1、    成吉思汗攻金阶段
(1)蒙古侵金的原因
(2)金在战略上的弱点分析
(3)1211-1214阶段攻金形势
(4)金中都之陷及其严重后果
2、    木华黎攻金阶段
3、    窝阔台攻金阶段
4、    蒙古灭金战争在元代的影响
第三节    关于军事史研究的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关于长子出征
第五节    大蒙古国统治下的中原社会结构
第六节    窝阔台与耶律楚材
第五章    大蒙古国继续扩展和走向分裂时期:贵由与蒙哥时期
第一节    大蒙古国分裂的原因
第二节    贵由与蒙哥即位时的汗位继承斗争
第三节    大蒙古国汗位继承危机形成的结构分析
第四节    贵由与蒙哥大汗政治倾向概述
第二单元:
第六章    忽必烈时代的开始:从潜邸纳贤到李 之乱
引言:本时期研究的重要意义及本时期的内部分段
第一节    忽必烈的潜邸纳贤
第二节    蒙古时代的忽必烈及其中原谋士
第三节    忽必烈前期儒士阶级的若干特点
第四节    开平即位后王文统的崛起与李璮之乱
第七章    元世祖前期的政治:阿合马与儒士集团的斗争
引言:元前期功利派的暂失势
第一节    安童任相及儒士阶级政治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阿合马的崛起
第三节    阿合马专制时期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阿合马之死及其社会后果
第八章    蒙古灭宋战争及元王朝的统一
引言:宋元对峙与宋金对峙的比较
第一节    蒙古灭宋战争第一、二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    南宋末年的社会政治局势
第三节    元世祖灭宋战争的开始:襄阳战役
第四节    从襄阳之战到南宋灭亡
第九章    元世祖后期政治:从卢世荣到桑哥
第一节    元统一的历史影响及统一后的局势
第二节    卢世荣的经济政策及其失败
第三节    桑哥专制与至元后期的社会危机
第十章    对元世祖时代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元前期为什么没有出现“盛世”时期
第二节    忽必烈作为开国皇帝的政治倾向
第三节    民族等级制度及官制的新特点
第四节    马可波罗游记及其史料价值质疑
第三单元:元中期(1295-1332)
绪论
本时期在元史上的重要性
元中期史的叙述方法
元中期史贯穿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没有出现成功的改革运动
元中期与前期相比的若干新变化
第十一章     元成宗与元武宗:游牧保守主义势力的加强
(上)元成宗时期
第一节    本时期分析的困难
第二节    帖木儿早年生活、经历及即位
第三节    元成宗时期的守成诸臣
第四节    元成宗失败的三个方面(大赐、对外战争、崇佛)
第五节    对元成宗政治倾向的总结分析
(下)元武宗时期
第一节    大德十一年政变与武宗即位
第二节    武宗的政治倾向
第三节    武宗时期的尚书省
第四节    本章的总结
第十二章     行汉法派的再起及其失败
(上)元仁宗与其辛亥更化
第一节    仁宗即位及其政治倾向
第二节    从辛亥更化到仁宗改制
第三节    仁宗经济措施及延佑核田政策的失败
(下)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
第一节    硕德八剌太子即位
第二节    关于英宗新政
第三节    南坡之变
第四节    新政失败的败失原因,历史后果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十三章     从泰定绥靖政治到文宗的虚假繁荣
(上)泰定时期的绥靖保守政治
(下)元文宗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致和元年政变及两都战争
第三节    旺忽察都事件
第四节    文宗政治:形式主义的文治、原因及后果
第五节    天历二年的自然灾害及元文宗的历史地位
第六节    忽里勒台制度与元代皇位的继承——对一种旧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变过程的考察
第四单元:元后期及元史若干问题
第十四章     元后期及元史的若干问题
引言:元后期与元中期相比的若干特点
第一节    顺帝的即位及元顺帝其人
第二节    伯颜专制时期
第三节    脱脱新政及其贬死
第四节    元末期政治及元朝的灭亡
第十五章     儒家政治文化在元代的历史命运——对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的考察
引言:问题的提出:理学为什么在元代勃兴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中的用夏变夷观念
第二节    理学中的道统观念及其在政治上的意义
第三节    “正心诚意”与士大夫的精神支撑点
第四节    儒家思想中的用世观念及其在元代的意义
第五节    作为有机的思想整体的元代理学

附录:
百年中国“六次政治选择”
www.comment-cn.net/article/show.php?type=siwei&id=1093537068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如果从洋务运动开始。第一次,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从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到1911年。第二次,是1911年到1913年的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第三次呢,是1913年到1927年,以袁世凯到北洋军政时期的军事强人所建立起来的权威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第四次呢,是从1928年到1949年,我们把它称为叫做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那么第五次呢,是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那么第六次,就是1978年到现在的小平的新政模式。
萧功秦简历
萧功秦,生于1946年,湖南衡阳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博导。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