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2-10-01
http://zhuanghy1.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06/23 | 备忘录——电视美学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
(0)
|
阅读(237)
|
发表于 19:20
电视美学搜索连接:
search.qq.com/cgi-bin/search?word=%B5%E7%CA%D3%C3%C0%D1%A7&tt=2
www.baidu.com/s?wd=%B5%E7%CA%D3%C3%C0%D1%A7&cl=3
www.cntvone.com/shu/xue.htm
以下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资料来源:
www.swtv.com.cn/magazine/2000/2000-1/18.html
电视散文的美学特征
戴家齐
有如文化与经济碰撞,产生出名目繁多的文化经济现象那样引人注目,散文作品与电视艺术嫁接,在受众中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电视散文愈来愈受到观众的喜爱,这表明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美感。对于电视散文这样的一种“边缘”艺术的评价,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培植它、关心它、爱护它、发展它。
一、以人明志,借事抒情
散文一旦与电视结缘之后,它首要的特征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以人明志,借事抒情”是有画面散文或曰散文电视化之后的第一审美要素。
当代散文评论家王达津在《散文的艺术论》一文中说:“志是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思想倾向。“刘熙载说志是:‘文之总持’换句话说即志是文章的统帅”。
既然“志”是文章的统帅,那么在电视散文中“志”是如何体现的呢?
电视散文《黄山观瀑接遐思》(黄山电视台)是以作者“我”的真人出现在画面里的,并通过回顾小平同志75岁高龄登黄山的经历而有感而发,说登黄山的小平同志“像老红军,像老农民”。该片恰当地剪接小平同志当年登黄山的历史镜头,并以小平同志无限深情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作为全片的结束。至此电视散文片“以人明志”的宏旨便卓然显现出来。
电视散文《会画画的爷爷》(黑龙江电视台)是通过老劳模马永顺这个实实在在的伐木工,对树木前锯后栽的感人事迹,阐明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即环保话题。然而该片艺术的奥妙之处,并不是直接了当地说环保之事,观众分明从马永顺平凡的劳作之中窥见到他那崇高的人格力量和值得赞美的精神品质。
以人明志与借事抒情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说“情”是电视散文作品的灵魂。电视散文《生日快乐》(淄博电视台)通过母女之情的种种表达方式,阐发了“爱”的主题。《朵朵》(浙江电视台)则是一曲生命的咏叹调。在片中,朵朵,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姑娘因车祸而死亡。这是事件的背景材料,而在作者的心灵中永远抹不去的恰是“朵朵”天真可爱的笑靥,那永远没有烦恼的活泼好动的身影。朵朵虽然死去很多年了,然而真情与美好却永远留给了活着的人。凡人小事,也闪烁着人间真情。电视散文正是以电视化的手段,将文章原本不可显现的事物,烘托出来,使其情真意切,从而更加打动人心。
优秀的电视散文就是这样“以人明志,借事抒情”的。
二、创造意境,追求崇高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特有的范畴。刘熙载《文概》中引用庄周“意有所随,意之所随,不可言传也”这段话来阐述意境的奥妙。所谓“不可言传”是指读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特定气氛的领悟、感觉来达到审美愉悦的。
我们说“创造意境,追求崇高”是电视散文的另外一个美学特征,意思是电视散文必须具备意境美和崇高美。
意境美和崇高美是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前者是承继中国古代审美传统,在电视散文中体现为文章达意,画面造型。
电视散文《野荷》,荷花荷叶与人生共鸣,产生意境美;《父亲的背》中深邃的小巷,背负儿子缓缓而行的背影以及黑白色彩效果共同构成深刻、隽永的电视散文的意境。《会画画的爷爷》中不断倒塌的大树和一棵棵葱茏挺拔的新枝构成强烈对比,这也是一种意境,观众通过画面的对比产生审美直觉,在树与树之间领会到人的精神品质的崇高与伟大。
电视散文《永恒的桫椤》(自贡电视台)以植根大地、毫不动摇的桫椤树作为咏叹对象,以桫椤与恐龙同为侏罗纪物种而前者生、后者灭为创作契机,让观众在挺拔向上的桫椤意象中领悟到永恒与崇高。
电视散文体现崇高之美在于“以人明志,借事抒情”达到最佳效果,在于“创造意境”最能体现作品内涵,因而崇高便在电视散文灵魂与内涵的交汇处显现。《哑巴渡》中的老红军形象不是崇高之美吗?《油灯》中农村老大娘形象不也是崇高的体现吗?《黄山观瀑接遐思》中的小平同志,《父亲的背》中的父亲,《守望西部》中的边防兵,都是崇高美的代表。这些作品也都是电视散文作品追求崇高的范例。崇高之美是在文字叙事抒情与画面造型,以及视点运动的共同创作中努力实现的。唯有透射崇高之美的作品才具有震撼心灵的审美直觉。
意境之美与崇高之美不可分割。失去了“意境”,崇高则无可依存。崇高是在意境中显现的,电视散文作品创造意境,实指在语言文字所规定的基础上寻求画面的补充和扬弃,而电视化的手法则完成了散文意境的直观性和可视性,崇高在意境中被觉察,被渲染,被领悟。
三、形式美法则
电视散文“形式美”法则是与散文艺术电视化进程密不可分的。谈到这里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美术评论家徐书城认为:“形式美”更准确的名称似乎应该是“艺术美的形式结构法则”,例如造型艺术的形式构成的“均衡”、“对称”、“调和”、“对比”、“虚实”、“疏密”等等,或可称之“外部形式”,它才是一切艺术形象的形式中普遍具有的艺术因素(见《美学专题选讲》)。
马奇认为:美的规律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以真、善为内容的,形式的规律。美的规律就是关于形式、美的形式,造形的规律(见《美学专题选讲》)。
我们从这些论断中不难发现美的本质及其内涵,即:真和善是艺术作品的基础,是内容,而形式美是法则,它们共同构成美的规律。
(一)强烈的装饰效果。我们不得不承认,电视散文创作进入了一个规定性的形式结构法则之中。首先是它的外部形式。极度夸大的装饰效果成为电视散文不可或缺的结构元素。遮幅式屏幕处理,有别于其他电视艺术门类,而特别是在边框中用字幕显示散文本体语言文字,就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结构特征。
而它的装饰性还不仅于此,它的片头片尾利用电脑美术的画面处理更显露它的煽情特征,或高调眩目,或低调沉思;有时则提取点睛之笔作为视点中心,再辅助于装饰性边框。这些极为特殊的处理办法,最强有力地把电视散文与其他电视艺术区别开来,一见画面便知其所以然。
(二)虚拟化表演。 虚拟化表演,是指人物表演的电视化处理手法。既然许多电视散文片中的人物表演是由真人实现的(马永顺,边防兵、父亲等),那又为什么称之为虚拟化表演呢?我认为作为电视散文的人物表演不是为情节服务的,这是其一;也不一定非要真人表演来服务于主题,这是其二;而电视散文的人物表演只是阶段性地再现历史,只是为着“以人明志”、“创造意境”的结构需要,这是其三;而这种人物表演又区别于电视剧讲故事不可或缺,还是区分电视散文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关键所在。如此看来,电视散文中的人物表演只能是虚拟化的,是一种结构样式中的必须。
(三)梦幻美感。 电视散文片所营造的意境,具有梦幻的审美直觉。梦幻之于电视艺术,似乎不能单独存在。而电视散文恰好利用这一手法,加强了它的意境美感和诱惑力。电视散文《匆匆》(浙江电视台)即属此类,画面的强烈运动,色彩的变幻无穷,快捷的音乐节奏形成了电视散文形式美法则中的又一特殊的范例。《匆匆》的出现表明传统散文还可以用这样的现代意识来承载,还可以体现崭新的时代命题。当然,《匆匆》是个别现象,而为数众多的电视散文在追求人物虚拟化表演和营造意境的实践中,形成了对受众产生梦幻的渲染力,因而我认为好的电视散文作品应该在结构中寻求梦幻的元素,以此产生作品的美感。我强调,梦幻是在画面意境和音乐渲染中构成的,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电视散文的美学特点。 (责 编:万 勤)
我的一个注释:
庄周“意有所随,意之所随,不可言传也”原文:“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
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庄子·天道》)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21]
经史合流下的教育技术ET
[10]
教育技术发展研究ET R
[19]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TV
[13]
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We
[11]
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Eng
[22]
娱乐与精美言论Enjoy
[35]
英特尔未来教育Intel
[7]
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171]
读书与教学心得、备忘录
[26]
留言板Memo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