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3 | 自然语言与非自然语言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837) | 发表于 15:53
自然语言与非自然语言的本质性不同,尽管二者都具有逻辑 结构,但后者具有的是精确的逻辑结构.所以,人脑与电脑 的交际工具目前只能是逻辑语言,而非自然语言,计算机只 能接受高度形式化的逻辑语言. 在20世纪的100年间,随着...
我们通常讨论歧义,大都是脱离了上下文的。其实,无论从表达方面讲,或者从理解方面讲,语句都不是
孤立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讨论歧义问题时,要避免出现三种倾向。一是把静态歧义语句作为动态歧义语句进
行讨论;二是替有歧义的语句添加上一些上下文,设想它出现的某种语境,然后断言它不可能产生歧义;三是
把个别的歧义类例描写为歧义类型。尤其应当注意防止第三种研究倾向。
对歧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歧义语句的方方面面,诸如深入了解语言形式
和内容的关系,了解语义关系在整个语法研究中的地位,进而深入考察与其有关的其它语言问题,将有助于进
一步探讨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歧义语句的进一步研究,对语法教学也有很多有益的启示;并且可以提高
学生对语言结构的辨识能力和对语言现象深入分析研究的能力。
从时代发展要求来看,要研究语言的自动化处理,诸如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类社会的自然语言理解,
人工语言的理解等更需要在歧义方面加以研究。机器无法象人类那样依靠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对汉语的熟练掌握
以及对汉语的感应能力能在交际中排除歧义。分析研究歧义问题进而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消除歧义的规则,让机
器去掌握,似乎更应成为目前我们歧义研究中的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
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在《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一文中准确
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一个自然语句是多义的,就是
这个自然语句可以表谓许多不同的命题和表达几个不同的言
语行为。但根据语境,人们就能确定某个自然语句表谓哪个
命题和表谓哪种言语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看作语境的
函数。"有时这种判定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推理。"多义与歧
义不同。一个歧义语词或歧义语句,是在一个语境中就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4〕。

  钱锺书的小说《围城》的一首题扇诗后有一行小字:"
民国二十六年秋,为文纨小姐录旧作/王尔恺。 "小说的主
人公误认为这首诗是王尔恺的旧作,大加抨击,引起尖锐矛
盾。后来才弄清:"录的就是文纨小姐的旧作"。这是一个
典型的言语歧义的实例。
歧义是一种逻辑错误

31
要造一个正确的句子,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合事理。"门吹开了风"这句话不合事理,因为"门
"不可能产生"吹"这个行为。第二,合语法。比如"风吹
了开门"不合语法,因为按照汉语语法,补语"开"应该紧
跟在动词"吹"后,时态助词"了"应该放在"吹开"之后
。第三,合习惯。如"张先生和他爱人都来了"在事理、语
法上都没有问题,但不合一般人说话的习惯。应该说:"张
先生和张太太都来了"。

  逻辑必须以事理为基础,不妨说事理就是逻辑。"一般
地说,语法要服从逻辑,一句话不但要有适当的结构,也要
事理上讲得过去才算通"〔9〕。王力先生说:"平常我们
所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形容词和名词搭配不当
等等,严格地说,都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10
〕逻辑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一贯,即只能在同
一意义上来使用同一概念。这样才能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
当,推理严密。歧义就违背了这个基本要求。比如上面的第
三句话,如果说成"张先生和太太都来了"。语法、习惯似
乎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听了很别扭,这就是因为其中"太太
"的身分是不确定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张先生的太太;二
是别的什么人的太太。这就是歧义,由于概念不明确而引起
的表述混乱──是逻辑问题。

32
自然语言中的词、词组具有多义性,这是很难避免的,或者
说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在交际过程中不能消除
这种多义性,从而使得句子的主旨不明确,这才是不正常的
、无必要的(除非有意保留多义,造成双关)。这在逻辑学
上叫做"判断歧义",即属于判断方面的错误:一个语句或
命题中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完全不同的判断。判断是
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发生歧义就是无所断定。

  (1)"父在母先亡"这是一个歧义句。有两个意思:
Ⅰ、父亲还在,母亲亡故了;Ⅱ、父亲在母亲(亡故)之前
亡故了,但对母亲是否还活着未做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
无效判断",或者说是一句无意义的废话。Ⅰ是由两个直言
判断构成的联言判断。从语言说是个紧缩复句。Ⅱ是个关系
判断。歧义产生的原因是:语词"在"究竟是直言判断中的
谓项,还是关系判断中的关系项,不明确。从语法上看"在
"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介词,说不上什么错误。

  判断上的歧义必然导致推理上的错误。下面再举两个和
法律有关的实例:

  (2)某大学为某公司的实验室培养工作人员, 合同书
是这样写的:"乙方为甲方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11〕。这是个歧义判断,原因是"四个实验室的工作人
员"这一概念是不明确的,因此这份合同书也就丧失了法律
效力。

  (3)1979年12月,某市召开了一次公判大会。其中有一
份判决书的最后几句是这样写的:"经审议,××区人民法院
判决罪犯×××死刑,是罪有应得,完全正确的。"事后有群
众来信指出这一判决书有严重的逻辑错误。只能说"罪犯被
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该判决书主项含混,造成逻辑上荒
谬的歧义判断〔12〕。

33
在逻辑和语法的关系上有三种值得注意的情况:

331
在语法上有错误,谈不到逻辑上的对还是错, 因为这种句子
根本无从理解。如"风吹了开门","他们正在喝馒头"。

332
逻辑上有错误,但语法上并没有问题。这里,我们首先可以
提出一些逻辑上是假命题的错误句子。如"每个月开头的一
天是五号""柳树上开满了红通通的桂花"。又如上文所举
的"张先生和太太都来了""父在母先亡""发现了敌人的
哨兵是个神枪手",都不存在语法错误。再如:"他们在火
车上写标语""这位先生谁都不认识"都是多义句,但无论
在哪个意义上使用,语法上也都没有问题。此外,语境歧义
一般也不存在语法错误。这就是说错误的判断和推理也可以
用正确的语言结构来表达。

333
逻辑上有错误,同时语法上也有问题。如"小吴的家乡是山
东青岛市人",这是一个在逻辑上被称作"主谓失合"的句
子。"小吴的家乡"和"山东青岛市人"这两个概念在外延
上没有相容关系。这个句子在语法上说有两种错误:一是主
谓搭配不当;二是结构杂糅。但语法上的错误是由于思路不
清,逻辑混乱引起的。

  "反对的是少数"这个句子如果上下文缺少必要的限定
,就是一个歧义句。其中的主项意义不明确,缺少了必要的
限定成分,从语法学上说就是犯了"成分残缺"的错误。"
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有两个意思:Ⅰ、张三借给李四一本书
(借出);Ⅱ、张三向李四借一本书(借入)。原句语词
"借"方向不明,无从做出准确判断。对照义Ⅰ它缺少了标
记成分"给";对照义Ⅱ可以说原句有"修饰语残缺"的错
误。又如:"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话有两个意思:Ⅰ
、是对问题"这是什么?"的回答。Ⅱ、是对问题"谁发明
了蒸汽机?"的回答。对于义Ⅰ原句主语残缺,同时也就是
缺少了逻辑主项。对于义Ⅱ,原句是一个主语后置的非正则
变式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发明蒸汽机的人,这实际是一种属
于言语范围的修辞手段。对变式句进行语法分析,必须先还
原为正则格式。对于义Ⅱ来说,原句的逻辑结构是完整的。

34
上节逻辑和语法关系的第一种情况,说明逻辑必须符合语法
的规范。第二种情况说明了语法不等于逻辑,它们属于两个
范畴。第三种情况则是反映了逻辑和语法的内在一致性;逻
辑思维的混乱有可能导致句法结构的混乱;逻辑成分的缺少
,往往就是句法成分的残缺。在要求"完全性"这一点上语
法和逻辑是一致的。

  逻辑结构是不允许省略的,但语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
可以省略的。省略不等于残缺,残缺是一种错误而省略却是
合理的。任何省略句都只能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脱
离了具体语境也就失去了可以省略的条件。语言学上所谓的
"标记",从逻辑学上看就是一种"限定",目的是化不确
定性为确定性。支持省略句的标记存在于上下文语境或者情
景语境中。省略句从句法结构上说是不完整的,但是从句义
内容上看仍然是完整的。换言之,局部的不完全性是以整体
的完全性为前提的,割裂整体来谈论局部是形而上学的。当
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句内标记和句外标记性质是完全不同
的,这点常常会造成省略句不确定性的错觉。造成残缺、歧
义等错误的真正原因是句子失去了必要的标记。

35
逻辑思维(推理)的前提是:概念必须明确,判断必须恰当
。"确定性"也同样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说话就是传递
信息,句子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能使信宿消除或减少关于信源不确定性的东西。试
想,如果这个载体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如歧义句),那我们
还怎么能指望它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呢?可见,在要求"
确定性"这一点上,逻辑和语法也是一致的。

  从语法规律产生的原因分析,也可以看出语法本身就是
保证语言符号系统的有序和确定的内在力量;所以语法规律
本身决不会造成混乱和歧义。比如有这样两个句子:"他打
我"和"我打他",分别代表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情况。假如
汉语没有"主语+谓语+宾语"这条总规律,以及关于施事
主语句的各种具体"规定",那么就无法分别这两种情况,
符号系统也就无从建立。由此可见"区别意义,避免歧义"
乃是一个符号系统的必然要求。

四、"不确定性"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41
多义词或多义词组以及语境都有可能造成歧义。各种不同类
型的多义──歧义现象中有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就是
自然语言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不确定性"也是近代科
学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个问题也同计算机
及其他许多工程技术有关。

42
一般来说传统科学追求的是确定性与必然性,这从一方面说
是合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学不必注意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例如数学中的模糊数学、随机数学;物理学中的"测不准
原理","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逻辑学中的"哥德尔不
完全性定理"等等,都是从不同侧面接触到这个问题。仅就
逻辑学、数学、语言学等学科涉及的主体思维机制中的不确
定性有:模糊性、随机性、多义性、不确切性、含混性、不
精确性等〔13〕。

  自然语言有产生多义、歧义的一面,也有消除歧义,甚
至"利用"歧义(双关)的一面,这点可以给逻辑学及其他
各门科学以有益的启示。

43
系统理论有一条基本原则:"部分"的性质并不仅仅是由它
自身的构成要素所决定,同时也要由系统的"整体"来决定
。语言系统也不例外。词的意义以及词组的结构也要由系统
的整体──句子来决定。事实上多义词或多构词组进入句子
后一般都能转化为单义词或单构词组。在言语交际中词组乃
至"单个的词"是经常被当做"句子"来使用的。这是因为
它们在更大的系统整体──语境中被赋予了句子的功能。言
语中的多义句进入语境后,一般来说其多义性也会象多义词
或词组一样自然消失。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语言系统正是利用
了"整体决定部分"的原则来解决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一矛
盾的。周礼全先生指出:"自然语言不同于形式语言的突出
特点,就是对语境的依赖性"〔14〕。

  "词组是有互补关系(即"搭配关系")的一群词;一
个词组又可以做另一个词组的组成成分,其间也必须有互补
关系。除科学术语外,一个词往往包含很多的意义。句子里
每一个词的全部意义通过互补关系的选择,一般可以滤去无
关的意义,使语句作出确切的表达。"〔15〕不能通过内部
语词的互补关系消除多义性的句子,仍然可以和语境中的某
些要素(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发生互补关系,滤去无关的意义
。自然语言正是通过这些"互补关系的选择"来消除多义,
避免歧义的。

44
一个人在说话(表达)之前一般来说总会有一个完整但并不
很清晰的意念。比如他看到树上有苹果,感到饥饿,就对人
说:"我很想吃苹果。"这个句子是靠五个词一层套一层组
织上来的。"句中的符号每组成一层,就对说者想表达的'
内容'接近一层。等到形成最后一层时,说者想表达的'内
容'也就全部表达出来了。"〔16〕"每组成一层"都会排
除很多与"主旨"无关的意义。如"吃苹果"的"吃"就不
同于"吃馆子""吃油墨"等组合中的"吃"。"吃"又可
以使"想"这个动词排除"思索""怀念"等意义。所谓"
意在言先,"这个"意"就是句子的"主旨"。

  如果我们设想,当时说话的语境中不仅树上有果子,地
下也有。那么听话者至少可以作两个理解:Ⅰ、说者想吃树
上的苹果;Ⅱ、吃树上的或吃地下的都无所谓。这是语境歧
义。如果说者不愿吃地下的果子,他就应当对"苹果"一词
加以限定(如义Ⅰ),否则原句就不完整也不确定。如果是
义Ⅱ,不妨说原句是完整的、确定的。此外"想吃苹果"这
个意思也可以用另外的句子表达,如:"我饿了""地下的
那个大苹果一定很好吃"。由此可见,语境或语用因素情况
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涉及说者听者本身的情况,往往要进
行一系列的推理,这些都远远不只是按照语词规范、语法规
则运用语言的问题。

45
自然语言排除歧义的具体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句内调整和
句外调整。

451
句内调整可以称作"语言手段"即词汇学和语法学的方法。
又分五种:

  (1)把多义词变为单义词。 例如:"那本书是黄色的
""那本书是色情的"。
  (2)调整语序。 "这位先生谁都不认识""谁都不认
识这位先生"。"看望了多病的张永明同学的父亲"看望了
张永明同学多病的父亲"。
  (3)改变语词。 如"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培养四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4)增加必要的语词。 这也可以理解为把原来需要依
赖语境的省略句改造为完全句。如"关心的是他母亲""关
心他的人是他母亲"。"他过去了""他过马路那边去了"

  (5)综合使用以上各种方法。 如:"他们在火车上写
标语""他们正提着油漆桶用排笔在火车车箱外面写标语"


452
句外调整。就是利用上下文, 依照实际情境与思维顺序作出
调整。例如:

  "那本书是黄色的""那本书是黄色的,这本书是绿色
的"。"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李四还
没还他"。"鸡不吃了"──"鸡不吃了,咱们吃鱼吧"。
情景语境也可以帮助确定句义。如"他过去了"这句话,在
河边说和在医院里说意义完全不同。

46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一文中提出了两个
"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我们只分析其中的第一个例子
──"他写了一封信给我"〔17〕。这句话有两个意思:Ⅰ
、信是给我的,动词"写"有"给予"义;Ⅱ、信不是给我
的,"我"只是信的转移中介。"写"只是"书写"义,没
有"给予"义。与"写"同类的词还有"搛、留、寄、汇"
等。我们认为由这类动词造成多义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
些动词"在是否包含给予的意义这一点上表现出不确定性"
〔18〕。这种情况和多义词很相似,只不过这些语义成分(
如"给予")不是动词原有的,而是和句中其他词(如
"信")发生互补作用后临时产生的。这类多义句由于自身
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句内调整。但是把它们放入一定的语
境中,其多义性很容易就消除了,如:"他写了一封信给我
,问我那件事","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让我转交给你"。

47
自然语言中某些关于时间、颜色、年龄的语词具有模糊性。
实际上拿感性直观作参照,可以说所有的实体词都具有程度
不同的模糊性。这是因为模糊性是作为词义基础的心理表象
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说模糊性正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也可以称作"模糊语言"。作为科学语言的"精确
语言"(如数学语言、现代逻辑语言)不过是这种模糊语言
的抽象化。

  多义和模糊在语义特征上是很容易区分的〔19〕。不大
容易和多义性相区分的是另一种语义特征─概括性。心理表
像是语义的基础,概括性是表象的基本属性,所以语词都具
有概括性。这里所说的与多义性有关联的概括性是指概括类
属表象的集合表象的概括性。集合表象类似数学的"集合"
,逻辑学上称做"集合概念"。例如:他上课去了,小张也
上课去了。其中"上课"就是集合概念,包括"讲课"和"
听课"两个具体意义。石安石先生在《说歧义》一文中介绍
了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鉴别多义和笼统的方法,称
作"并列检验法"。意思是"并列的两部分作不同理解而不
妨碍整个组合成立的,是笼统(即概括一笔者),否则是歧
义"〔20〕。上例中的"他"也许是去讲课。而"小张"却
是去听课,或者相反。不论哪种情况,句子都是站得住的。
所以"他上课去了"是个单义句。下句不同:"爸爸要开刀
,他也要开刀。""爸爸"和"他"或者都生了病,要让医
生开刀;或者都是医生,要给病人开刀,不可能一此一彼。
可见"开刀"是多义句。又如:"小陈做了件衣服,小李也
做了件衣服。""做衣服"也是集合概念,包括亲自动手做
,请别人做,为自己做,为别人做等,各种不同情况并列在
一起不相妨碍。所以"他做了件衣服"是单义句。"概括"
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上课"包括讲课和听课。"多
义"是不同的意义,没有包含关系。

  自然语言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矛盾统一体。它的许多
语词是概括与模糊的,但是通过言语的"专化作用"〔21〕
,可以变为具体的、精确的东西。自然语言中存在很多被数
学家称作"语言变量"的模糊性语词,但是也存在很多精确
性语词,例如数词就是其中的典型。自然语言对语境的依赖
性,反映了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信息载体的特征
──随机性与灵活性。语法则反映了自然语言中的规律性与
必然性。它使得这种普遍使用的通讯符号成为有序的、可以
组织的系统。自然语言中的同形异义、同形异构现象也是一
种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使自然语言用有限的
表达形式去反映无限的内容。总之,自然语言是丰富的,它
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反映是非
常灵敏的、灵活的和可塑的。比如多义性有可能使言语产生
歧义,但是人们完全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消除多义,避免歧义
。前文47 节举了一个关于"开刀"的多义句。目前在实
际生活中已不大使用"开刀"这个动词了,而代之以一个具
有更强组织性的名词:"手术"。这是一个集合概念,比如
:"这次手术很成功"。它还可以和很多动词搭配:"他明
天动手术"(指病人),"他明天有手术"(指医生)",
"他正在做手术"(医生、病人都可以)。从这个实例我们
可以看到自然语言在表意功能上高度的灵活性与自组织能力


  自然语言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的一个非
常完善、有效的符号系统。它的丰富性、灵活性与完备性是
任何人工语言(包括精确的科学语言)所无法企及的,这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语言由于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语
词的多义性,在使用中也存在发生歧义的可能此外它在构造
上往往是繁琐的,不利于思维的加工处理。所以在精确的科
学研究中,自然语言需要改造一改造为准确、简洁的科学语
言,例如以数学及现代逻辑为代表的形式化语言。

  美国数学家LA扎德曾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事实已经证明,数字计算机在处理机器系统方面确实非
常有效(所谓机器系统,是指行为由力学、物理、化学和电
磁学所规定的无性命系统)。可惜,这个结论对于人文系统
并不适用……人们普遍认识到,对于生理学、心理学、文学
、法律、政治、社会学和其他人类判断所及领域提出的基本
论题,计算机的应用没有提供多少启发。……有一个原理断
言高精度与高复杂性是不兼容的,这个原理可以称为不兼容
原理。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的一
般技术(这些技术立足于数值数据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在本
质上无法把握住人类思维过程及决策过程的高度复杂性。
……在极度的复杂性面前从精度方面撤退下来时,着手研究
语言变量的使用是自然的事。所谓语言变量是以自然或人工
语言中的字或句而不是以数作值的变量。用字或句而不用数
的原因是语言的特性,一般而言没有数那么明确〔22〕。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以精确性为唯一目标
"重建科学语言",这不仅不可能,也是错误的,因为精确
与模糊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事实上"科学语言"必须以自然
语言为"元语言",没有元语言一切科学语言都是无法理解
的。不仅如此,高度复杂性的理性综合活动,以及跳跃性的
"发散思维"(直觉、灵感),主要凭藉的还是具有高度灵
活变量的自然语言。实际上对任何一门科学来说自然语言、
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总是结合在一起的〔23〕。

  发展科学语言就是发展科学本身。这样就提出一个十分
重要的课题:怎样使用自然语言来进行科学思维,也就是自
然语言使用中的逻辑问题。正如周礼全先生所说:"人的思
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我们认为形式逻
辑要结合自然语言。"这是一个大有前途的科学课题,这就
是所谓"自然语言逻辑。""现在的形式逻辑(包括正统的
数理逻辑)所研究的逻辑形式还太贫乏。逻辑结合语言,是
要研究丰富的自然语言中的逻辑形式,要结合语法修辞。"
"自然语言逻辑"或许可以看做是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
学科"。应当重视这类带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周先生还预言
:也许"若干年后,大学中普遍作为必修课的形式逻辑,就
不再是现在这种逻辑,而是自然语言的逻辑"〔24〕。

  各种人工语言,包括科学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等,都
是从人类自然语言这个"母体"上脱胎而来的,而且也仍然
需要不断从这个母体中吸取必要的营养。有人把语言学称作
一种"领先的科学",仅就这点看也是肯定无疑的。古希腊
的神庙上镌刻了一句光照千秋的神喻──"认识你自己"。
语言学正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科学,它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科
学上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
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929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