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3 | 摄像中的静态构图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1117) | 发表于 21:13
摄像中的静态构图
  摄像中构图很重要,它也是表现拍摄内容的重要形式,完美和谐的构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好象是在欣赏精彩的电视片。摄像构图其实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最好地表达你的拍摄主题,把人、景、物等一系列的被摄对象按一定规律在电视的画面上进行最佳布局的方法。
  摄像构图与摄影构图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相对而言,摄像的构图更复杂些。摄像构图时,画面的画框是固定的横四竖三的程式,构图有一定的局限性与难度。摄像机也不可能象照相机那样竖起来拍。我们平时在拍照时,照片出来后若觉得构图不够完美,可通过后期加工来弥补,而摄像的构图是一次性的。因此,拍摄时,摄像师对构图能力的驾驭及拍摄的熟练程度是一个考验。摄像和摄影的最大不同是摄像是运动的,摄影是静态的。在电视画面中,被摄的人物是在运动的,你对画面的构图应该考虑到全过程中的画面的布局取景,而不是单单选择某一个典型的凝固瞬间。因此,摄像时,对人物、事物的发展过程要有前瞻性及总体的把握能力。
(一):画面要确立一个视觉中心
  电视画面是活动的,但细分化后,动态的画面仍是以静态的画面为基础的。在进行动态构图时,首先要苦练静态画面的基本功。静态构图也应遵循一些构图最基本的法则。
  摄像时,要突出画面中心的主要对象,突出一个视觉中心,这个中心既是画面内容的中心,又是画面结构的中心。视觉中心在画面的位置上是没有固定的格式的,关键在于主体所在的位置能不能体现出拍摄内容的中心和画面结构的中心。主体突出既可以直接突出,也可以间接突出。直接突出是在画面上给主体以最大的面积、最突出的地位、最佳的光线效果,将主体以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直接来表现。间接突出则是注重画面上环境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主体仍然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同样具有吸引力。
(二):画面要有空间的留白
  在实际拍摄时,被摄主体周围要适当地留下一些空白,这样可以使主体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更有利于突出主体。尤其是拍摄人物,更不能拍得太满,应在画面的上、下部分留出适当的空间。人物头部的上方的空白不可留得过多,因为人的脸部处在画面正中,会使画面产生重心下垂的感觉。适当在留有空白,不仅可使画面通畅,视觉舒适,而且还能给人以想像的余地。但空白留多少,要注意视觉感受上的平衡。
(三):处理好主体和陪体、前景和背景的关系
  摄像时,在画面上既有被摄主体,又有其它物体,主体应处在视觉中心位置,陪体则要处在次要位置上。拍摄人物时,主要的人物脸部要朝向镜头,形象要完整;而用为陪衬的人物则可以则面来表现,形象不定要完整,甚至可以适当虚化。
  电视画面上,除了安排好主体和陪体的关系外,还要处理好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背景宜简洁些,它起着点明环境特点的作用,不同的景别对背景的要求也不同。背景不宜太亮,不宜选择过多的天空作背景,在室内时,要避开窗户、或拉上窗帘。晚上拍摄时,避开直射镜头的灯光,防止光圈收缩使主体发暗。
(四):处理好画面中的线条
  线条在画面构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突出和强调不同物体的富有表现力的有代表性的线条,是构成千变万化的可视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
  拍摄时,应根据所摄画面的主要线条,加以提练安排,为主体的表达服务。一般来说,曲线可以使视线时时改变方向,能引导视线向纵深发展,同时还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深度。
  水平线能引导视线横向移动,产生开阔、舒展的效果,并能延伸人的视线。纵向线条可导致视线向画面的深处移动,使画面结构丰富,立体感强。斜线条常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的扩展或收缩,常常表现运动中的主体,有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螺旋形线条引导人的视线旋转向内。圆形线条则给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的感觉。
(五):画面的动态均衡与心理均衡
  摄像时,对电视画面也强调一种画面的均衡感,也就是画面中构成画面的各种要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均势。由于电视画面是在运动中的,故画面的均衡便也呈现出一种动态,它又和心理均衡交织在一起。在具体拍摄中,画面的动态均衡和心理均衡主要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加重作用来获得的。如绘画理论中的"补白",在画面的空白处添上寥寥数笔,便具有引人注目的力量。摄像中也可以利用"补白",使拍摄的主体处于"补白"的地位,用于加重视觉的分量,也突出主体。
  有时你可以在变化中寻求平衡,采用重心偏离画面正中点的不对称的构图,打破画面的静止和呆板。也可以运用形体、影调、数量等因素的变化,利用人的视觉和心理习惯,在画面上形成一种力量和价值上的平衡。
  你还可以利用画面上色彩的均衡作用,色彩的分布要处理好大小、轻重和主次的关系。要做到简洁、单纯,防止画面杂乱无章。先根据主体的颜色,尽可能地选择与其相对的色彩背景,也可调整主体的色彩,这样能使主体更加突出。画面的总体效果更为鲜明。
动态构图
  动态构图是摄像特有的构图法则,它虽说以静态构图为基础,但自身的特点却非常明显。动态构图分为画面固定,但画面中的人物是活动的、画面中的人物相对静止而画面内景物在移动、画面中人物和景物都在活动等几种形式。
(一):画面固定人物活动
  先应考虑画面中人物活动的方式,然后再来布局景别。人物在画面中活动,画面边框范围应考虑人物动作的幅度,一般应将人物完整的动作摄入画面。如果是做全身运动,就要考虑到手臂上伸时的空间范围;拍摄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时,中景景别也要防止拍摄中途,部分肢体或头部越出画面。
  由于画面中场景是固定的,你在拍摄时,应了解主体移动的路线,提炼主线条,并以此来选定画面的结构图形,使景物排列有序。被摄的主要人物由画面外进入画面,如果进入画面后位置相对固定了,那么这个位置就应是画面的视觉是心;如果人物进入画面后,还需在一定范围内移动,那就应该根据他的移动路线来选择画面。
(二):人物静止画面移动
  如果人物是相对静止的,而景别发生移动变化,处理构图时,摄像机在拍摄时镜头的变化非常重要。镜头的推、拉、摇、移进,起幅、落幅的构图尤应慎重考虑,尤其是落幅的画面构图。
  推镜头的落幅往往是对准主要人物,而且推镜头动作要利落,构图要一次完成,不要推过去摇过来,画面拖泥带水。在推镜头时,应将主体自始至终放在画面上的视觉中心。镜头推拉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景别跨度,例如:从全景推到特写,跨度大,变化就明显。
  摇镜头时,画面处理要注意不同的景别的作用。远景和全景摇镜头,常为了展示场面的恢弘;近景和特写的摇镜头,常为了突出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摇镜头的路线应根据景物的形体与线条的结构,适当考虑镜头的运动路线。应尽可能地沿着有形或无形的线条移动,使画面内的景物变化有序,避免在摇摄过程中画面上出现空无一物的空白画面。
(三):人物与镜头均在运动
  人物在活动时,摄像机也在跟着运动,画面的景物会随着人物的运动而不断地更换场景,但主要人物却始终在画面中,这时的画面应根据人物还是景物来构图?
  应该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镜头跟随着主体摇和跟,主体应始终在画面的视觉中心,并保持相对的稳定。取景时,应在运动方向的前方多留些空白。镜头的运动速度就与物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一致,否则会使主体在画面上出现忽前忽后的现象。
  镜头在运动时,主体的运动速度往往通过环境或背景中的景物的移动快慢程度来体现。镜头在摇和跟时,为了点明环境地点,镜头的落幅可停留在某一个带有标志性质的物体上。
完美照片 五实例展现构图法则 (1)
序言:   为什么有的玩家拍的照片看上去赏心悦目,有的玩家即使面对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拍不出优美的照片呢?撇开相机档次的问题,构图是造成两者区别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玩传统相机,还是玩数码机,构图的基本原理都应该掌握,因为这是发现和捕捉"美"的法则,当然构图原则并非千篇一律,以下几大要点是很具普遍性适用原则的,请先记住以下一些单词"减法""完整""留白"。
第一原则 摄影构图精髓就是做"减法"
  一般人在拍照时比较容易犯的问题,总是想把液晶显示屏上看到的东东全部放在画面里,什么花啊草啊山啊水啊,都想一股脑表现出来,殊不知这样适得其反,造成的后果就是冲淡了画面主题的重要性。目前许多新推出的数码相机都宣称广角功能,很多玩家购买的时候也是冲着这点去的,其实一些初学玩家在使用广角镜头拍照时,因为宽广的视角容易收录进来太多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这种错误便特别容易发生。有时因为拍照者过于贪心,一次想要撷取太多主题在画面,反而让整张照片失去了重心。

  其实构图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做"减法"工作,用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取景,将住要拍摄的画面确定下来后,接下来就必须要滤掉不要的画面。藉由拍摄位置的前进后退以及变换镜头的焦距,然后来把主题框在画面里。大家可以看看世界上一些著名摄影师的照片,主题都是相当突出的,影响主题的杂讯统统被排除了,而非有些初学者那些希望面面俱到地拍摄反而搞得主次不清。
图一的范例中拔河的运动员出现在画面主题,另外体育场的看台也拍摄了一些,两边加油助威的人表情生动,但是没有抢夺拔河运动员的焦点,这张照片运用"减法"的观念来删除主题之外不需要的杂物,让整个画面的主题可以更凸显出来。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