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2-10-01
http://zhuanghy1.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06/05 | 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链接5)——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振兴之路应如何走?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
(0)
|
阅读(368)
|
发表于 17:35
资料来源:http://kexuemag.com/artdetail.asp?name=268
作者:刘冬梅 转贴自:科学杂志
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振兴之路应如何走
清华大学在校庆90周年之际邀请了300位重点中学校长和大学有关教育专家参加该校校庆,被一些人认为是“另类招生宣传”,但一些与会的有识之士则更深切地体会到,名牌大学这盆炉火燃得旺不旺,重点中学这釜中之薪至关重要。科教兴国不仅仅是名牌大学的使命,更有赖于中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中学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名牌大学的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潜力。作为清华大学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21世纪中学校长论坛”的意义远远超过市场宣传和供求双方见面,它将中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心引向了中等教育。
本文依据此次论坛与会专家的发言整理而成,笔者认为这对当今中等教育改革及学生素质教育的话题及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中国教育症结在哪里
有关专家认为,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则是一种扼杀个性的教育。越来越多的“标准”考试,越来越多的辅导班,近乎教条的知识灌输,听话式的管理方式,使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扼杀,学生变得温顺了、机械了。作为老师来讲,这样好管理了,但对国家和民族来讲则是灾难性的。某名牌大学对1990年代毕业生调查的结果表明,该校毕业生在基本业务素质、应用拓展素质和非业务素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弱势,尤其是在与人相处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怎样扭转这种局面?20世纪中国教育之症结在哪里?且听专家的分析。
史静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把中等教育称作“人生的十字路口”。并在论述中等教育这一部分内容时,开宗明义提出,正规教育系统引发的许多希望和批评,都集中在中等教育上。
从中等教育的性质来看,中等教育是联结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和仍实行选拔的高等教育之间的桥梁,如何同时考虑这两种性质相当不同的教育阶段的需要,有效地在两者间建立起平衡稳定的过渡,是中等教育必须面对的。对于承担中等教育任务的机构——中学来说,简单地靠分别设校,不同的学校窄化自己职能的方式来处理,如一些重点中学将自己定位于“大学预科”,另一些职业中等教育机构只提供为特定职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不行的。
从中等教育的对象来说,中学阶段是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化过程中非常特殊的阶段。对于既不是儿童,又非成人的“teen-agers”(13-19岁的人),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没有足够的研究突破和成果来解决这一特定阶段的教育问题。
普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是中等教育体系中与大学联系最为直接的机构。为大学培养合格的新生是这些机构的重要职能,但决不能看成是唯一职能。在国际上,为了面对知识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不同教育阶段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相互之间的过渡和转换也越来越容易。然而,在我们的普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中职能窄化,目标单一,过于强调为升大学服务的问题依然明显存在。
何晓文(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国家、社会和学校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有限的。传统上,由于课程体制的束缚,升学竞争的压力和考试制度的制约,我国教学活动倾向于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尽管学生每年所学不同,但对多数教师来说,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基本不变的,久而久之,教学过程程式化,为满足求知欲望强烈、渴望成长的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逐步蜕化为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教学已经不能对教师构成新的挑战,不再具有激发教师创造的力量,许多教师因此成为不思进取、事实上也无须进取的教书匠。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普通高中学生自我评价普遍较高,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对高中生活充满期望;求学上进、合作交往是高中新生群体占支配地位的共同需求,成长发展是学生的普遍愿望。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使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集中于学科知识传授和高考应试训练,学生正常的需求受到压抑,个性特长难以发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被简化为提高升学率。
如何振兴21世纪的中国教育
人才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之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首先在于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为振兴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了不懈的探索,但教育改革之路仍曲曲折折。如何振兴21世纪中国教育,大中学教育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史静寰:最近看到香港教育统筹会于2000年9月提出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这是香港21世纪的教育蓝图。这一方案的基本理念是“透过终身学习达至全人发展”。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这一方案,对高中阶段的教育做了很大的改革。明确提出建构多元化、多途径的高中体系,加强9年基础教育与高中的衔接机制及在高中学制中提供多个出口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一方案将“2+2”的高中学制结构变为3年一贯制。香港的4年高中,前2年重点准备学生参加会考,后2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修读,属大学预科。新的3年一贯高中学制,将两次考试合并,取消了大学预科,使更多的学生完整地完成高中学业。这一方案强调与高中学制改革相配合,大学招生制度也要朝着减少学术科目、注重非学术素质、减低专门程度、提高学习素质、重视个人特长等方向改革。
香港正在经历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由精英转向大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内地,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也正在到来。这使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中学与大学必须更紧密地合作。
桑新民(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把最好的学生输送到最应去的学校、学最想学的专业是最佳的资源配置,有利于产生创新型人才。但目前以一次高考定终身的选拔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探索新的选拔模式。远程教育的出现为教育创造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为新模式的出现提供了机遇。应使拔尖学生在高三时就在网上选修中国乃至世界名牌大学课程,充分扩大学生的视野,展示学生的潜力和成就,使学生自然过渡到大学学习与发展阶段。
王志坚(成都七中校长):素质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对学生教育的要求绝不仅仅是考一个好成绩。中学要输送高素质人才,就要使高考改革和中学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保证中学素质教育成果。
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首先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能让所有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要保证这样的课程体系,还应在课堂教学上提高教学效益,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必须的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能有时间根据自身和社会需要去进行选择性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关键要抓个性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去改变教育方法,使教育效率得到提高。
农村劳动教育,需要改革,从德育实效性方面入手,使学生认识到,只想不行,还要有实践能力。请专家、学者、模范等社会上的杰出人物对学生进行理想、志向、拼搏方面的教育。
人才培养是要投资的,请高校名师指点,苦于没有实践基地。不改变这种状况对不起学生。高中一年级可以搞“立志成才”集中教育,对优秀学生实施导师制,在一些学科上分层次进行培养。
曹天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第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这应成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优标准。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努力做到学生“在校三年,受益终生”,摒弃那些只注意近期效果的短视的做法,老老实实地打好基础。
第二,鼓励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第三,使课堂变得更大、更高、更活。改革课堂教材,要求师生共同建立新的教学秩序,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基础教育仍应着力于扎扎实实打基础,但是基础的内涵要重新认识。要鼓励学生以探索的眼光、研究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尖子学生也要给予特殊的关心,但切忌拔苗助长,要从培养新一代“大家”着眼,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在教改实践中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师范院校的改革、教师的培训进修,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师资,主要是通过现有教师在自身的教改实践中形成的。因此要鼓励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向国内外同行学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向教育的对象——学生学习。
何晓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领袖意识和领导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中学生才能适应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如今的学生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环境。在学科教学中,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
名牌大学希望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哪类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流中学是为名牌大学输送人才的地方,认清名牌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更有的放矢。有专家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每一个人素质的发展。因此,要关注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学习模式,将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高中与大学教育的结合点上创出一条未来教育的希望之路。
桑新民:我在10年前的调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名牌大学需要的是自学能力强、创造性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各有专长、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强、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能力强、承受能力强、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学生。要想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要放飞学习者,放飞学习者的关键是老师要敢放、会放(放的艺术),学生要大胆飞。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自我意识、自我约束、自我超越。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要提高阅读能力与效率,学会自学、自识、自控、自检、自理、自奖,建设学习化的团队,培养协作学习能力,把传统的经验世界、语言文字世界和信息时代的虚拟现实世界的学习经验综合起来,促成三者的有机结合。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育程序。 鲁善坤(重庆一中校长):从办学思想来说,我们提出了“民主、创新与发展”,讲求课堂教学和师生之间关系的民主,以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促进每一名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实践中,面向全体,体现层次,注重发展,实现育人目标的多元化。办学70年来,我们总结了一些创新模式,如“科技四小活动”: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从1960年代开始坚持几十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今提出创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一流名校,今年成立了国际部,开设了留英国际基础课程,使办学国际化。
王志坚:从1990年代以来,成都七中每年都为清华输送近20名左右的学生,占四川省高考学生的七分之一,成都市高考学生的三分之一,不少学生到清华后担任了学生干部,在清华有自主发展、提高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三年高中教育中,学校民主风气强,形成了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素质及能力培养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坚持教育改革、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德育实践性研究的结果。
何晓文: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的教育实验,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潜能。
我校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校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而自觉开展的活动。自1996年秋季在首届全国理科班高三年级开始系统开设“小课题研究”课程以来,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提高;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交际能力得到发展;思维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显著。
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的选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带着天生的好奇心参与研究,不仅利用固定的课时开展研究,更利用课余实践从事数据采集、资料文献检索、研究咨询和调查等活动。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时间、精力投入,是参加其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更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模式下的被动学习有天壤之别。在从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更让人振奋的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的巨大的创造潜能。许多学生不满足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验证前人的发现或简单地模仿前人的研究。他们希望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他们所追求的,不仅是体验学习,而且是体验创造、体验成功。
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屡次获得上海市、全国乃至国际性奖励,有10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奖项。有不少学生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某一领域的空白,有些成果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有的甚至获得了专利。有的“小课题” 研究成果被专家评估为“达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有的达到硕士研究生论文水平。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甚至超出课题指导教师的想象。一位指导教师曾用“潜能的爆发”来比喻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高度创造性。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应当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不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将主动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主动的探究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学校化,能更加灵活地选择培养优秀青少年学生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得以以多种可能的方式获得学习经验,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式将逐步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体制特征。
王珉珠(人大附中副校长):现在孩子对人生的看法是比较健康的,他们虽然比较脆弱,但能团结协作、经受挫折,关键是要加强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各方面的素质能提前跟大学接轨,提早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质,使学生到大学后有后劲。考高分容易,但使学生后续发展比较顺利则不容易。
从基础教育来说,在面向全体的同时,首先应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人都是有个性差异的,对比较拔尖的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有人一说英才教育心里就怕,英才教育必须努力去抓,因为这对民族的发展有好处,应能培养到什么程度就培养到什么程度。如今只提以人为本还不够,还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时,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教育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潮之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应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档次和质量,创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环境。
我校每年都利用假期举办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都开设有计算机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举办MIT计算机夏令营活动,由于我校教师编制教学课件成绩突出,2000年9月,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教育软件大奖赛中,我校两位教师制作的网络课件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在国际上,1999年,我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堪顿中心学校实现了基于ISDN方式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2000年两校又开通了远程视频网络电话教学。到目前为止,两校已实施了两期远程教学计划,第三期远程教学计划仍采用基于ISDN的方式,将在本学期内开课。在国内,人大附中率先承担了教育部“校校通”工程重点项目,2000年12月,人大附中作为中心站点率先对十个远郊区县的学校同时进行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
学生们组建了网络俱乐部,自己制作网页,管理网络,编辑刊物《网络俱乐部》,开设网上英语角、硬件长廊、编程作坊、电脑文化等栏目,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此外,我校还为学生开设了“网上翻译”选修课,同学们在老师的辅导下,在网上翻译SCI上的部分文章,并出了一系列的小册子。
这种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快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管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能力。网络俱乐部成员通过互相启发,共同自学,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俱乐部建立以来,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高手。学生们在市区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成绩优秀,数次获奖。
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顺应全世界风起云涌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桑新民: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使我国广大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这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赵庆刚(清华附中校长):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站在国家需要的角度,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培养人才。要按中学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做到课内课外、科学与艺术、智力与非智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机结合,坚持环境、服务、管理和教书育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识和思想。在评价方面改变仅仅注重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加强和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信息时代基础教育将发生哪些变革
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许多有远见的战略家都认为,在近5至10年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将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将使教育模式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桑新民: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一个新概念——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当前迫切需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信息素养的国家标准,并按照学生的年龄差异,提出不同阶段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将信息素养纳入到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
经过反复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 。而当代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石中引发了一场强大的裂变!
未来学校教室的两种新形式:一是多媒体报告厅,二是网络化多媒体学习、实验室,从教科书到教育资源库,运用科研课题组方式建立学习小组,创建学习化的团队,在研究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
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始终生活在两个世界的时空环境中,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虚拟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
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原来有一门课是“计算机教育”。教师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因此被称作计算机教师。近年来,随着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原来计算机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跳跃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十五”期间两大任务:要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实现“校校通”工程。因此,原来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将发生明显变化。
我们用一位教育专家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语,同时也让每一位关心教育、关心未来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勉:生活在信息社会的第一代人,你必须有一张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21世纪:呼唤教育家,也必将是产生新一代中华教育家的时代!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中心记者。)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21]
经史合流下的教育技术ET
[10]
教育技术发展研究ET R
[19]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TV
[13]
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We
[11]
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Eng
[22]
娱乐与精美言论Enjoy
[35]
英特尔未来教育Intel
[7]
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171]
读书与教学心得、备忘录
[26]
留言板Memo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