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3 | 摄像构图(2)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437) | 发表于 14:51
<BR />
学会操作摄像机,只是具有了拍摄的初步能力。要想拍摄出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还应该掌握摄像构图等技艺。 <BR />
一幅幅画面是构成电视节目镜头的最小单元。这里所说的镜头,是从它的拍摄技艺角度定义的,是指电视拍摄时的一段固定或活动图像的内容。摄像人员除了能正确操作摄像机,依照各种技术参数,综合发挥所有摄像功能之外,还应努力研究摄像画面的创作。 <BR />
<BR />
<BR />
2.3.1 摄像构图的意义 <BR />
<BR />
2.3.2 关于构图布局 <BR />
<BR />
2.3.3 关于机位角度 <BR />
<BR />
2.3.4 关于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BR />
<BR />
2.3.5 关于拍摄表现手法 <BR />
<BR />
2.3.6 关于确定机位、角度、景别的前提 <BR />
<BR />
2.3.7 关于轴线 <BR />
<BR />
<BR />
<BR />
2.3.1 摄像构图的意义 <BR />
摄像人员在拍摄画面时,要根据剧本的要求,努力寻找到较为完美的画面形象结构和最佳的画面效果。摄像构图贯穿摄像人员拍摄所有镜头的全过程。 <BR />
1、 什么是"摄像" <BR />
"摄像"是将景物光像用一个个镜头记载下来,并且每一个镜头所摄得的是给观众看的内容;镜头内容所表达出的是摄像师的意念、思维以及对观众有目的的、有意向的、甚至是强制性的引导。 <BR />
2、 摄像构图的意义 <BR />
(1) 什么是"摄像构图"? <BR />
<BR />
<BR />
(2)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要素 <BR />
A. 特点 <BR />
<BR />
<BR />
<BR />
B. 画面构图要素 <BR />
a 线条 <BR />
<BR />
b 形状 <BR />
<BR />
<BR />
c 明暗层次 <BR />
<BR />
<BR />
d 色彩 <BR />
<BR />
<BR />
e 质感 <BR />
<BR />
<BR />
f 立体感 <BR />
<BR />
<BR />
返上 <BR />
2.3.2 关于构图布局 <BR />
构图布局主要是指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空间、均衡等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在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中,为了揭示主题思想内容,把所有的构图要素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根据构图原理对各要素作适当的安排,使它们搭配得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BR />
1、 画面的组成要素。 <BR />
(1) 主体 <BR />
<BR />
<BR />
(2) 陪体 <BR />
<BR />
<BR />
(3) 前景 <BR />
<BR />
<BR />
(4) 后景 <BR />
<BR />
<BR />
(5) 背景 <BR />
<BR />
<BR />
一幅完整的画面包括以上五个基本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画面都具备上述的各个部分,有的画面只有主体和背景部分,有的画面却五个部分都具有,但无论如何组成,目的都是为了突出主体。 <BR />
2、 构图布局中的章法 <BR />
(1) 三角形布局 <BR />
<BR />
<BR />
(2) 线条会聚构图 <BR />
<BR />
<BR />
(3) 井字分割 <BR />
<BR />
(4) 色块对比构图 <BR />
<BR />
<BR />
(5) 黄金分割 <BR />
<BR />
<BR />
返上 <BR />
<BR />
2.3.3 关于机位角度 <BR />
角度决定着观众将从哪一个观察点去看待内容。改变机位角度,就是把观众转移到了另一个观察点之上。 影响机位角度变化的因素有:机位角度被人为改变、被摄体旋转了角度;机位高度被人为改变、被摄体下降或提升…… <BR />
1、 对于被摄体的角度----拍摄方向(Shooting Direction) <BR />
(1) 正面拍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1 正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2) 正侧面拍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2 正侧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3) 侧面拍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3 侧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4) 背面拍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4 背面拍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2、 相对于被摄体的高度----拍摄高度( Shooting Height) <BR />
拍摄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基于成人水平视线的不同高低位置。通常的拍摄高度有:平摄、仰摄和俯摄三种。 <BR />
(1) 平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5 平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2) 仰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6 仰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3) 俯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7 俯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4) 顶摄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图 2-18 顶摄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3、 相对于被摄体的拍摄距离( Shooting Distance) <BR />
拍摄距离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物理距离,这一距离的远近一般是不受限制的。这一拍摄距离反映到荧屏上就是不同的"景别"。 <BR />
在电影电视中,景别是指被摄体在画框中所呈现出的视野范围,决定观众将看到多少主题内容(面积大小)。"景别"有相当的伸缩性,例如用一景别拍摄一幢房子和一个人,摄像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景别的类别可以有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景别(以成人为标准的景别)。 <BR />
(1) 远景 <BR />
<BR />
<BR />
<BR />
图 2-19 远景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2) 全景 <BR />
<BR />
<BR />
<BR />
图 2-20 全景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3) 中景 <BR />
<BR />
<BR />
<BR />
图 2-21 中景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4) 近景 <BR />
<BR />
<BR />
<BR />
图 2-22 近景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5) 特写 <BR />
<BR />
<BR />
<BR />
图 2-23 特写及其效果示意 <BR />
<BR />
<BR />
景别也可以分为航拍、大远景、远景、小远景、大全景、全景、小全景、中景、中近景、特写、大特写等等。 一个镜头可以只包含一个景别,也可以包含多个景别。 <BR />
4、 联系剧情的拍摄角度(导演角度) (详见第七章) <BR />
(1) 客观的拍摄角度 <BR />
<BR />
<BR />
(2) 主观的拍摄角度 <BR />
<BR />
<BR />
(3) 观点的拍摄角度 <BR />
<BR />
<BR />
返上 <BR />
2.3.4 关于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BR />
任何电视节目都是由一个个电视画面或镜头组成,镜头的内容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静态的镜头内容和动态的镜头内容共同完成对电视节目内容的陈述。镜头内容的构成主要有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种。 <BR />
<BR />
<BR />
1. 静态构图 <BR />
<BR />
<BR />
2. 动态构图 <BR />
<BR />
<BR />
返上 <BR />
2.3.5 关于拍摄表现手法 <BR />
由于摄像机具有变焦距镜头,可以拍摄连续变化的景物,从而可以通过改变摄像机的机位、方位、角度,获得对被摄主体的多视点、多视角、多景别以及连续变化的画面,为节目制作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素材镜头。 <BR />
以下介绍主要的拍摄表现手法。 <BR />
1.拍摄角度(参看上文)。 <BR />
2.拍摄高度(参看上文)。 <BR />
3.运动拍摄 <BR />
(1)推 (2)拉 (3)摇 (4)移 (5)跟拍 (6)升降拍摄 (7)甩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4.技法练习 <BR />
<BR />
<BR />
<BR />
返上 <BR />
2.3.6 关于确定机位、角度、景别的前提 <BR />
在拍摄一个镜头之前先要对机位、角度、景别有所构想,考虑好素材的取舍及被摄素材在画面中的位置、所占面积以及相互关系,避免在正式拍摄过程中产生忙乱现象。应该做到: <BR />
根据内容精心设计画面的构图; <BR />
在拍摄中根据主题内容和情节的要求,对已有的客观环境进行调整、安排,以保持每个画面构图的整体美; <BR />
选择合适的摄像机机位和运动状态,使被摄物在画面中尺寸的大小,构图元素的位置等发生变化,以满足主题的要求。 <BR />
除此之外,还应该认真考虑: <BR />
最好不要只用一个镜头来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主要动作,或一个事件,一个主题。 <BR />
应该认真想一想,这个镜头将给观众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BR />
在动作运行中,应该在何处结束这个镜头,下一个镜头有应该从何处开始?均应以编辑顺畅与否为原则。 <BR />
重要演员的动作、细节应该用特写来加强。 <BR />
应该尽可能拍摄一些可用于编辑时弥补缺损的后备镜头:如描写环境的空镜头、静物、物件细节等。 <BR />
对镜头作分切再组合时,一定要注意将来编辑时的逻辑性、顺畅性。 <BR />
返上 <BR />
<BR />
2.3.7 关于轴线 <BR />
在电影电视中,表现主体的连续动作时,需要注意画面方向的一致性。要求一致性并不意味着构图上的重复,角度上的不变。恰恰相反,所拍摄的画面角度要变化,构图要多样。但是这种角度的改变不是盲目的,其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轴线规则。 <BR />
1、 轴线是什么 <BR />
<BR />
<BR />
2、 轴线由来 <BR />
<BR />
<BR />
<BR />
图 2-24 运动轴线示意 <BR />
摘自《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BR />
<BR />
<BR />
<BR />
图 2-25 互视轴示意 <BR />
摘自《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BR />
(提示:请确认上面两幅画面中的轴线。) <BR />
<BR />
3、 轴线原则 <BR />
<BR />
<BR />
4、 越轴 <BR />
<BR />
<BR />
<BR />
图2-26 越轴实例分析 <BR />
摘自《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BR />
(提示:请分析上述镜头中的轴线问题。) <BR />
<BR />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