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4/zhuanghy1/
2005/11/13 | 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人格形象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671) | 发表于 12:08
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人格形象
上海城市精神的风雨历程 陈卫平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2005/11/13 | “以我为主”阻碍文化交流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73) | 发表于 11:49
www.zaobao.com/chinese/region/singapore/culture/singapore_culture041101.html ...
2005/11/12 | 西泠印社----百年名社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49) | 发表于 10:22
西泠印社历任社长
2005/11/12 |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 (434)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316) | 发表于 10:02
spaces.msn.com/members/fatliyue/ ...
2005/11/12 |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代教育心理学》课程复习提纲 (432)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1) | 阅读(638) | 发表于 10:00
spaces.msn.com/members/fatliyue/ ...
2005/11/12 | 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课程复习提纲 (320)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174) | 发表于 09:58
spaces.msn.com/members/fatliyue/ ...
2005/11/12 | 咫 尺 西 天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701) | 发表于 02:32
www.hangtu.com/xhgjls/xb/lys-zcxt.htm ...
2005/11/12 | 理学大师马一浮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342) | 发表于 02:05
理学大师马一浮
马一浮的儒学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2005/11/11 | 东行记(海盐镜像站点 黎加厚教授授权)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121) | 发表于 18:55
东行记(海盐镜像站点 黎加厚教授授权) ...
2005/10/22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三种变形的意境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130) | 发表于 11:10
www.philosophyol.com/bbs/dispbbs.asp?boardID=81&ID=8388 ...
2005/10/21 | 牟焕森:国外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183) | 发表于 18:00
www.frchina.net/forumnew/viewthread.php?tid=9064 ...
2005/10/21 | What size of a smallest computer will be?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71) | 发表于 17:43
spaces.msn.com/members/LINLI27/ ...
2005/10/20 | 2005 blog受审年?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28) | 发表于 19:13
可见对于blog是什么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blog首先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从这一点与Email、BBS、ICQ(IM)等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他们都是一种网络沟通方式;但是从功能的意义上来说blog已经超出了前三种交流方式,已经开始具备媒体的特征,Email和ICQ(IM)具有交流的相对性和隐秘性,不可能具有媒体的特征,而BBS、新闻组中的参与者也基本上是身穿各种马甲,跟帖、拍砖而已,而且随着会员的增多,帖子也会逐渐消失于贴海之中,不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稳固的、规模的、常规化的对外信息发布和反馈平台。
2005/10/20 | 爱因斯坦如果在天有灵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42) | 发表于 11:32
作者:柳延延 来源:文汇报
还有人爱物理学吗?
......
物理学的发展使学习、理解和研究物理学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构成现代人的生活之“重”,逃避“沉重”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但一切真正伟大的事物不都是“沉重”的吗?我一直记得爱因斯坦说:他不会“专找板子薄的地方钻洞”,他生命最后四十年的工作是多么的“沉重”,他也没有获得满意的结论(如果“考核”可能不及格)。但今天不多的智者越来越意识到,那里是个丰富的“宝库”,它会对后来者提出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告诫。只是还有人爱物理学吗?怀念爱因斯坦,体验他对物理学的爱,这可能是联合国决议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的一点初衷。
2005/10/20 | 柳延延教授(我的政治老师)和她的精彩言论
类别(优秀文章汇集Excell) | 评论(0) | 阅读(544) | 发表于 11:17
柳延延:
人是机器?——数字化生存意味着什么
希腊精神和流浪狗
“想像力比知识重要”